去年以来,厦门市海沧区创新实施“海青优才行动”,针对方式单一、单调乏味,内容不新、学用脱节等问题,通过创建“海青优才班”、强化学员实战赋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常态化的年轻干部培养新路径。
面向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式报名,首期遴选39名优秀年轻干部,开办“海青优才班”。探索建立“组织部+班委+组长+学员”四方责任制,组织部负责教学监督及顶层制度设计,班委和组长成为课程的“点单人”“选课人”,学员成为实践课堂的“组织者”“小教员”。推行个性化订制学习,对班级成员进行个性测验和职业价值观、职业准备度测试,定向设计差异化能力素质提升路径图,设置政治素养锻炼、专业赋能训练、素质提升拓展、实战历练考验4大模块,涵盖专家讲坛、情景模拟、沙盘演练等16个子项目培养内容供学员选择。设党的建设、产业经济、城建规划、乡村振兴、社会治理5个小组,每个小组“定期选题”“轮流做庄”,每位学员担纲“主题教员”,组织到城乡学校、生物医药企业、翔安新机场等实地了解区域教育、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等情况,带着课题与问题到一线攻关找答案。
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将学员分组下派到5个重点项目指挥部参与征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其中,13名学员发挥自身优势,以港区提升、城中村改造等为契机,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安捷利美维、恒瑞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提速、增资扩产。创新顶岗交流锻炼机制,首期安排16名学员到不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区直部门、街道、国企和重点民企开展为期两周的顶岗锻炼,通过实战考验、一线攻坚,练就年轻干部铁肩膀、真功夫,练就硬核本领。同步采取“行为事件访谈”、“360°行为评估”、实绩亮晒等方法,突出对年轻干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应对重大考验时的多场景考察。截至目前,已提拔使用2名“85后”副处长级领导、3名“90后”正科长级领导,多名学员被列入组织重点跟踪培养对象和后备人选。
“既出发展成果,又出干部成果,不断推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舒展表示,“海青优才行动”这种不脱产、长周期的个性化、实战化培养方式,为打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开辟了一条新路,让年轻干部源头活水清澈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