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培训资源 >> 好教材
关于公布2017年全省干部培训 “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入选名单的通知

2017-11-09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各市(州)党委组织部,省委各部委、省直各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骨干企业党委(党组):

根据《关于定期组织开展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推荐评选活动的通知》(川组办〔2016〕37号,以下简称《通知》)确定的评选办法,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专家组,对各市(州)和省直部门推荐的项目进行了集中评审,并经反馈报送单位严格把关、社会公示后,确定了54个项目入选2017年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名单。现予以公布(其中,教材7部、课程14门、案例33个,见附件)。

本批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从不同侧面较好展现了各地各部门在深入推进“治蜀兴川”方略中形成的理论实践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提高各级干部综合素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的重要载体,各地各部门要大力推广和积极使用,切实发挥好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的精品示范作用。

一要加强推广运用,不断推进优质干教资源共建共享。省委组织部将通过媒体网站对2017年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入选名单进行宣传推广,供各地各部门参考使用,供广大干部群众分享学习;有关市州和部门要将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作为本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重点推荐项目,作为开展同类干部教育培训的首选教材、课程、案例;入选项目所在地要保证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合理开放,并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扩大优质资源共享;各地各部门要将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运用到本地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当中,学习借鉴其中的先进做法、丰富内容、经验成果,不断提高本地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水平和干部综合能力素质。

二要加大综合开发,不断提高各地干教基础保障水平。为切实保证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质量,省委组织部将进一步优化评选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动态管理。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教材、课程、案例建设,要在现有基础优势上,不断完善更新内容、提高质量,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的内涵和展现形式,提升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借鉴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建设经验,不断依托本地优质资源,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开发一批紧跟时代需求、实践需求的教材、案例、基地,培育一批教学水平优良的干部培训师资,打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精品课程,推进各地干部教育培训基础保障建设稳步提升。

三要注重总结提炼,不断优化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按照《通知》要求,全省将常态化开展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评选活动。各地各部门在工作中要认真总结提炼,将实践中形成的最新经验、最新做法、最新成果,通过教材、课程、案例等多种形式,运用到干部教育培训课堂里去,统筹到各级干部日常学习的内容中去,发挥到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学点的打造上去。对内容质量较高,干部群众反映较好,典型性、代表性较强的教材、课程、案例,可按照相关报送要求于每年5月31日前报省委组织部干训处。我们将定期组织专家评审后,对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名单进行更新,并对新入选项目进行奖励。

联系人及电话:汪鹏 028-86602770/028-86600009(传真)

电子邮箱:scgbjypxc@126.com

附件:2017年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

入选名单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2017年11月8日

附件

2017年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入选名单

一、好教材(共7部)

类型

编号

名称

(推荐地/单位)

入选理由

好教材

好教材

好教材

1

成都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实践系列教材:《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与创新——以成都市锦江区为例》(共5册)

(成都市)

成都锦江区的社区治理一直走在国家前列,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具有典型性和借鉴意义。该教材立足成都本土,把五大实践经验变成教材,以系列案列手册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开放社会背景下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和新探索。整套教材理论阐述充分,逻辑清晰、格式规范,现实性和指导性均强。所选取案例曾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江苏省无锡市、深圳市南山区、江苏省武进等社区干部培训班使用,学员反映效果良好。总之,该教材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践厚度,凸显了成都社区治理的特色和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2

《院落自治实务》

(成都市)

该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梳理总结实践创新经验。教材的第一章为总论部分,从院落含义与特征上揭示了院落自治在社区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在该教材的其余部分,每一章都联系相关学理展开对院落自治某一问题的探讨,并完整地展示相关的操作性成果。

该教材所编写的院落自治实务,其经验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推进我省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具有较为良好的推广价值。同时,也可在此基础上打造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景区。

3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绵阳发展新突破》

(绵阳市)

该教材内容选题新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该教材是在全面解读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来思考绵阳市发展问题的,提出了关于绵阳市发展问题的新见解,对于绵阳市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取得本地工作的新突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该教材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较为紧密,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教材联系国内外、省内外的现实情况,将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与绵阳市发展中的具体条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不少引人深思的观点。该教材研究的内容虽然仅限于绵阳市,但其研究思路与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4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现实·要求》

(南充市)

该教材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一部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作品。一是选题新颖,具有较强的现实性。该书以党的纪律建设为研究对象,凸显出研究的时代性和现实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二是论述详实,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该书在研究方法与内容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既总结历史又着眼现实,明确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和怎样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问题;三是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该书的研究材料翔实,文风朴实,语言通俗易懂,对于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

《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简明读本》

(南充市)

该《读本》属于党性教育类教材。编写组深入基层,深入调研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掌握农村党员的基本情况,在编写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全书内容简明扼要,逻辑清晰,论述精炼,做到了理论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现实性与针对性兼具,指导性强,通俗易懂,入脑入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持典型引路,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人教育人,选取的10个先进榜样,可信可亲可学。精选的20个农村党员违纪案例,划明了“红线”和“底线”。总之,该《读本》是精心编写的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通俗读物,对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具有明显的借鉴和有益的参考作用。

6

《长征在阿坝简史》

(阿坝州)

该教材是一部资料详实、内容独特的基础教材。一是地域特色,具有较强的独特性。该教材以红军长征在阿坝的情况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红军长征在阿坝这一宝贵红色资源对干部培训教育的独特价值,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二是论述详实,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该教材组织专门的教研力量,收集、整理、撰写、编辑红军长征在阿坝的史实资料、故事传说以及专家学者关于红军长征在阿坝的研究成果,分门别类汇编而成,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真实详尽的资料;三是思想性强,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加强党史研究、加强党性作风教育、发展红色文化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和地方特色教育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7

《藏语文培训教材》(干部读本)

(甘孜州)

《藏语文培训教材》(干部读本)是有针对性编写的干部教材。整个教材,紧密结合甘孜州实际情况,如藏族传统文化、现代准则、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员八条义务等丰富内容,本身就是反映区情,进行党员教育、区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好教材。

整个教材,通俗、易懂、易学、易记、实用,篇幅适中。该教材遵照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由浅入深地加以引导和教学,并用汉、藏两种文字解释说明,供初学者在兴趣中学会藏文、藏语。

因而,该教材得到了领导、广大干部的广泛认同、欢迎。此后,这一部教材在甘孜州全州推广,也得到了社会广大读者的广泛欢迎。


二、好课程(共14门)

类型

编号

名称

(推荐地/单位)

主讲人

入选理由

姓名

单位及职务、职称

好课程

1

公共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案例及启示

(成都市)

 

成都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

副教授

本课程内容丰富,结构设计精巧,形式创新,课堂参与度、活跃度高,紧紧围绕“十三五”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要求,从经典案例入手,形成了具体的实践经验,可操作性强,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强,具有独特的现实价值。课程通过视频播放、小组讨论、老师点评的方式良性互动,思想相互碰撞,课堂内容丰富、先进,能够很好的反映当前养老行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趋势,值得其他领域借鉴和学习有益经验。

2

在国家中心城市背景下建好自贸试验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成都市)

庞红英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本课程视角独特,思路新颖,理论阐述清晰,行文流畅,分层合理。紧紧围绕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背景展开,论述如何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契合当前成都市各区建设实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中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值得深入学习和借鉴,案例分析恰到好处,既具有国际视野,也能从细节着手。

3

坚持高标准,筑牢最底线——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自贡市)

王贵锌

自贡市委党校

办公室副主任

副教授

本课程从解读党规角度对学员开展教育,切中当下党建工作热点;课程对党规的新条款和亮点进行了解读,帮助学习、浅显易懂地学习党规,易于被学习理解;课程具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对“六大纪律”的条文进行归纳,形成带方言味的解读文本,二是提出“八个敏感话题”供学员讨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课程内容富有地方色彩,更易被学员理解和接受。

好课程

4

弘扬玉章精神  永葆党员本色

(自贡市)

 

荣县县委党校

教研室主任

助理讲师

本课程以地方优秀历史名人为切入点开展党性教育,教学主题为学员喜闻乐见,教学内容组织清楚,材料详实,案例丰富,从史实中提炼对学员的教育意义,让学员觉得真实具体,教学效果较好。

龚丽平

荣县县委党校

教务室主任

高级讲师

5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浅析

(德阳市)

蒲朝辉

绵竹市委党校

教务股股长

该课程选题新,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贯彻了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找准了省委“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原则,宣传了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大政方针,为基层建设城乡一体、产村相融、生态优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指明了努力方向;坚持放眼世界大势与立足自身实际相结合,用图表和数据,透彻地分析了当前新村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该课程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6

道德的基石——诚信的力量

(内江市)

申福建

内江市委党校

常务副校长

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为切入点对学员开展道德教育。课程结构合理,资料详实,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和典故来说明诚信缺失的危害和加强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对学员能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

好课程

7

礼敬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内江市)

 

内江市委党校

哲学讲师

本课程从历史文化视野,引导学员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课程内容设计层次清楚,理清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以及应该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其创新点在于讲清楚了怎样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帮助学员增强文化自信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

8

撸起袖子加油干 扑下身子抓落实

(乐山市)

刘才能

乐山市市直机关党工委副书记、

沐川县委副书记(挂职)

课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主题,突出“精准”方略,落实“绣花”要求,结合“两学做”学习教育及长效开展,紧扣沐川实际,重点开展脱贫攻坚政策、脱贫奔康规划、项目操作流程、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技术技能、乡风文明建设和廉洁扶贫等培训宣讲,着力解决干部群众“怎么看”、“怎么干”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操作问题。通观整个讲稿及课件,逻辑严谨,知行合一,内容详实,文风朴实,作风踏实,反映出讲课人政治觉悟高,宗旨意识强,工作作风实,善于创新,勇于拼搏,敢于进取,乐于担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讲稿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

9

领导干部良好家风建设

(宜宾市)

 

宜宾市委党校

哲学教研室讲师

本课程以家风建设为切入点对领导干部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具有可读性和教育意义;对家风建设的理解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并运用领导干部熟悉的地方家风典范进行讲解,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好课程

10

陈毅精神励人行

(资阳市)

 

乐至县委党校

科研咨询办公室主任

本课程以地方革命先驱的革命精神作为教育材料,对地方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课程内容结构合理,对陈毅的革命生涯和革命精神挖掘透彻,对陈毅革命精神的教育意义总结全面,对学员具有较好的教育作用。课件设计美观,与教学内容能够有机结合,是一门比较好的红色教育课程。

11

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带领贫困村走出产业脱贫之路

(凉山州)

刘晓博

会东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本课程的逻辑顺序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课程都贯彻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具体化的原则。第一部分首先对“贫困”“脱贫”等基本定义进行明确,这是分析问题的基础。第二部分借鉴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发达国家扶贫模式,引出我国扶贫的九大典型模式,进而提出凉山州产业脱贫的路径选择。第三部分则具体对第一书记的职责进行规范,明确十个工作重点,把握五组重要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进行负责。突出第一书记发展产业的关键角色。课程由会东县委书记负责讲授,PPT与视频相结合,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课程设计框架合理,内容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12

关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几点思考

(省委农工委)

董进智

省委农工委新农村处

处长  

该课程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符合中央改革精神,内容健康,逻辑严密,结构合理,文字表述流畅,案例分析具有代表性,理论有深度,分析有新意,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和前沿性,是一个好教案。

好课程

13

文化与人格——中西方文化比较

(省委党校)

马锦燕

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毁灭民族从文化开始,这是一个共识。了解西方文化,深刻认识中国文化,对于我们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中推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厚植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烈情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课程作为党校主体班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并获中央党校远程教学优秀资源片奖。

14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省社会主义学院)

 鸿

省社会主义学院

教研室副教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统战力量怎么做?该课程给出了探索性的回答。该课程着眼注重学习精髓、学习原文和突出特色,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四个全面和统战思想的讲解,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讲解,列举中国梦四川篇的例子,融入的四川元素,接地气;对四川统战力量的分析,实证习近平总书记统战思想的正确性,说服力强。


三、好案例(共33篇)

类型

编号

名称

(推荐地/单位)

入选理由

好案例

1

曹家巷拆迁记——城市治理创新案例与启示

(成都市)

本案例梳理了成都市金牛区曹家巷棚户区改造的背景、做法与成效,探寻出了“居民自治改造”与“模拟搬迁”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旧城改造中的形成机理及其作用,并由此分析了政府如何在社会治理中有效转变政府职能,从而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观点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论证较充分,且行文规范,语言表达流畅。案例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有助于解决干部在旧城改造领域的理论困惑和现实问题。本案例内容紧扣实际工作,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开展“九星评选” 搭建村民自治参与平台——米易县创新村级民主自治实践形式

(攀枝花市)

该案例重点分析介绍了米易县的“星级农户”评选活动,坚持从实际出发,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强调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目前各乡镇、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为全县农村开展建设“和谐家园”主题活动提供新思路、新办法,全面增强了农村基层活力,该“星级农户”评选在激发村民自治等方面具有典型意义,可推广复制,具有示范效应。通过“背景-做法-成效-启示”形成完整论证过程,逻辑严密,且案例样本选取公正,得出结论正确,启示总结由浅入深。“星级农户”评选活动因其激励表扬机制而具有较强的公众认可度、较广的实施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村民比星、议星、谈星、争星的创评热潮,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度和知名度。

好案例

3

全民体检 分类管理 重点救助——叙永县健康扶贫创新实践

(泸州市)

叙永县在脱贫攻坚中,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发力,通过抓实抓好“体检、管理、救助”三大环节,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在健康扶贫中,构建“政府保基本、医院得发展、基层有保障、群众得实惠”工作格局,科学统筹资源,形成医疗保健工作合力。通过加大对基层卫生单位基础投入和卫生资源倾斜,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夯实医疗服务基础,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力阻“病根”变“穷根”。“四川叙永开展全民卫生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在《四川改革动态》2015年第101期和《四川改革专报》2015年第45期刊发,叙永的做法与经验得到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引领性。

4

集体经济激活脱贫攻坚新引擎——叙永县普市村发展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泸州市)

普市村的集体化之路既保留了传统意义上集体经济汇集全村经济与村民技能等为一体的集体优势,又与传统的集体化经济不同,它的发展模式充分将集体经济与村民个体利益相结合,这样一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普市村群众的积极性,也最大限度地整合了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对于普市村来说,将荒地变良田的决策是一个颠覆该村以往认知的尝试性政策,不仅需要群众的理解,还要让群众参与进来,这样的举措是非常成功的,并且在取得成效以后,该村将所获收益更好地利用在了本村的发展上,开发了第二条“致富之路”,实现群众的共享共赢。

5

“小百合”催生“大产业”——江油市“文农旅”融合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纪实

(绵阳市)

江油市通过打造“文农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发展之路,建造了百合国际博览园,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新村,纳入农民与企业共同发展产业经济。这种方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公园化、农民职业化、城乡一体化”的“江油模式”。江油市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既带动产业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江油市新村建设,融合发展赋予江油市文化内涵,适应了江油市社会经济现状,以特色经济产业推动了“江油速度”。

好案例

6

为精准脱贫汇聚更多社会力量——绵阳市创新推动社会扶贫工作纪实

(绵阳市)

该案例是一个措施有力、内容详实、特色鲜明的基础案例。一是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该案例结合四川省绵阳市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精准脱贫的经验,立足绵阳市委、市府的中心工作,紧扣绵阳市情,通过广泛动员紧接扶贫攻坚的实际情况,调研途径、扶贫办法、动员措施、实施手段等,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二是地域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该案例以四川绵阳为例,通过政府推动、平台支持、社会参与、服务保障等措施,构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实现社会各方面助推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义。三是该案例阐述的精准脱贫工作的的必要性与发展思路,虽然紧扣绵阳市的实况,但是,对于省内区情相近的各地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7

小“套餐” 大“助力”——旺苍县扶贫小额信贷“套餐式”惠民新模式

(广元市)

在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惠民工作中,旺苍县全覆盖实行贫困户扶贫贷款“免抵押、免担保”的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了贷款门槛,确保贷款贫困户真正贷得上;确定了3家金融机构作为承贷银行,并严格执行人民银行当期贷款基准利率,确保贫困户都能贷得起,对贫困户贷款按照不超过5%的年利率给予贴息,确保了贷款贫困户真正贷得放心;发展相应的产业模式,让信贷资金用得好,助力贫困群众奔小康。

8

“创业+创新” 一个偏远山村的蝶变密码——苍溪县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创业纪实

(广元市)

该案例通过搭建小农经济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针对很难实现规模化现代化改造的广大山区农村,充分利用闲置劳动力和剩余土地资源,通过移动网络平台,以“远山结亲”的模式把农村生产者和城市消费者点对点连接起来,既实现了农村人口增收问题,又满足了城市人口的健康需求。该案例对于今天的创业者,尤其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好案例

9

清单式管理干部 做靓群众满意度——剑阁县剑门关镇探索建立干部“清单式管理模式”

(广元市)

在其位,谋其职,履职尽责勇挑重担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履职尽责勇挑重担,党员干部要做事业发展的“实干家”。该案例让党员干部“履职必清”成为常态,“清单式”管理致力于责任、目标、任务、监督等每一个环节,量化考评,公开透明,各类要素一目了然,实现了责任清单与具体工作的有效契合。为其他基层党委、政府监督公职人员履职尽责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10

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业撑起致富路——苍溪县探索党建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纪实

(广元市)

该案例是一个思想性强、措施有力、内容详实、特色鲜明的基础案例。一是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该案例通过党建在脱贫致富这一具体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大做法,并且归纳了创新农村党建思路是引领改革的基础等三点启示,这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性作风教育、发展红色文化教育、推进改革开放和地方特色教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二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案例立足苍溪县的党建实情,结合苍溪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农村党建,激励广大党员、群众,产业引领、扶贫攻坚,对于省内其他老区的党建工作的创造性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1

能人筑梦   脱贫奔康——蓬溪县拱市联村党委书记蒋乙嘉的治村富民经

(遂宁市)

“党建+”、复员军人、返乡创业、脱贫奔康是关键词。“农村要脱贫致富,全靠坚强党支部”,拱市村在蒋乙嘉的带领下,通过坚强的基层组织带动,充分发挥先进村、示范村的引领作用,引带结合,形成了能人治村、产业兴村、文化立村的生动局面,在打造返乡创业平台、优化返乡创业环境、筑牢基层堡垒、集聚返乡创业动能等方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经验,为推动实现基层党建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互促双赢提供了有益借鉴。

12

园区党建“集约化” 助推企业新发展——乐山市沙湾区非公企业党建新模式

(乐山市)

探索实施园区党建集约化的实践证明,党组织在助推园区发展、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政治引导作用,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活力,使广大党员职工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企业发展。在企业内部集约开展活动,集约服务,既抓了生产,又加强了党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对于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

好案例

13

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南部县扎实抓好安全住房保障工作

(南充市)

“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住上好房子”是贫困户脱贫的核心指标,也是贫困地区广大党员干部最需要优先考虑解决的问题。南部县打出的“三个强化、三个程序、三个保障”脱贫攻坚组合拳,着力顶层设计、严格过程监管,确保了建设质效,受到广大贫困户的欢迎。“三个三”的做法,充分显示了南部县的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致力于扶贫攻坚的决心和创造性。

14

“农村电商+精准扶贫” 助力脱贫奔康——仪陇县电商助推产业脱贫典型案例

(南充市)

科技改变生活,通过信息时代时兴的电子商务脱贫致富,既把握住了顺应社会发展的良好商机,也为贫困地区接触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沟通渠道。仪陇县的做法具有创新性,立足于政策优势,发挥自身特色,从基础、货源、市场、渠道等多方面构筑保障电商产业持续发展的工作网,脚踏实地地探索出造福全县居民的产业道路。“仪陇特产”走出家门,在全国范围内占据农副产品的一席之地,为后续发展开拓了市场,电商不断发展的趋势会进一步带给仪陇县新的生产、销售活力,值得各地借鉴和学习。

15

用活扶贫资金 提升“造血”功能——筠连县产业扶持基金运用的“五凤样板”

(宜宾市)

利用金融手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依托从省、市、县三级争取到的贫困村产业扶持周转金120万元,加上“好牛贷”、小额扶贫信贷等金融扶贫政策,破解了“资金短缺”的困境。创新产业扶持资金利用模式,筠连将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贫困户周转使用、无息借款的专项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破解产业扶持资金一次性下放到农户手中而帮扶作用甚微的困境,五凤村也因此成为产业扶持基金运用的典范。

16

抽“懒筋”  拔“穷根”——屏山县“歇帮”良方化解贫困户“等靠要”难题

(宜宾市)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破解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已经成为急需想方设法破解的一大难题。屏山县的新思路、新招数,重拾贫困户的发展信心,让贫困户在脱贫路上不急躁、不埋怨,斩断穷根,变“输血”为“造血”。一是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激活群众斗志,唤醒主动脱贫意识;二是破解“等靠要”,发挥主体作用,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的长效扶贫之路;三是把“独角戏”变成“双人舞”,知民情听民意,确保群众主动参与,才能真正形成脱贫合力。

好案例

17

集体经济站上“脱贫战场”中央——华蓥市“N+集体经济”脱贫模式

(广安市)

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农村,难点焦点也在农村,而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华蓥市采用公司化运作+村集体经济、国有农投公司+村集体经济、涉农项目资金+村集体经济等“N+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使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抓实了村级集体经济,找准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的最佳结合点,是实现贫困村从“输血扶贫”向“造血脱贫”功能的转变,增强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和提升脱贫开发质量效益的一剂“良方”。

18

弘扬“铁军”精神 打赢脱贫硬仗——渠县发挥复转军人率带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达州市)

针对当前扶贫攻坚的重大政治任务,渠县着力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聚焦全县退役军人“铁军”的优秀品质,采取精选细派退役军人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方式,在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思路和考核管理等方面给予科学谋划,形成良好的用人激励机制,有效助力全县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这种探索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又有效发动了退役军人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党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具有创新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动力,提供新思路和新启示,做法也具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19

“旅游+扶贫”播种绿色希望——宣汉县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径

(达州市)

“守着金山过苦日子。”这是昔日宣汉县的无奈与悲哀。借助精准扶贫的东风,宣汉人通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开发扶贫”战略,成功探索出一条“以开发促产业助增收”的旅游脱贫新路。今日的宣汉县已是“四川省旅游区县十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并列入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20

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 造血扶持“换穷业”——巴中市恩阳区探索易地扶贫搬迁之路

(巴中市)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掉在后面的地区往往都是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怎样开展扶贫、脱贫工作?巴中市恩阳区集革命老区、秦巴片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扶贫、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当地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造血扶持等措施,探索出一条扶贫新路,其做法不仅是“输血”,更着眼于“造血”,突破了贫困户后续发展这个难点。

好案例

21

土地政策圆梦脱贫——巴中市增减挂钩助推脱贫攻坚实践

(巴中市)

在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刻,类似巴中这种任务艰巨的脱贫地区,用好用活政策是脱贫奔康的一大利器。巴中市成功运用增减挂钩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地方党委和贫困群众的真心欢迎,在全国范围内彰显出积极示范效应。巴中的做法给我们几点重要启示:一是抢抓机遇用好用活政策是土地扶贫的前提;二是统筹资源形成合力是土地扶贫的关键;三是改革创新构建资源补偿机制是土地扶贫的核心;四是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是土地扶贫的根本。

22

汇溪成河 聚沙成塔——雅安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创新案例

(雅安市)

雅安市建设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虽然一开始是依托于国务院总规划,将这一体系中三个重要的社会管理项目相互连接,形成牢固的社会服务体系,但是在这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雅安市这一群团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了党政领导作用,保障了群团实施工作,努力汇集社会力量,保障公众充分参与。这一新模式充分整合了党政、群团、社会、公众的四方力量,将群团组织为主导的社会力量直接纳入党政救灾和重建工作体系,为今后的党政工作提供了一个集合党委政府指挥体系、群团组织协同体系、社会力量援助体系、灾区群众自救体系、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五位一体”的新格局。

23

彩虹乡村依雪山 涅槃重生靠合力——宝兴县雪山村“4.20”芦山强地震灾后重建“建设性扶贫”实践创新案例

(雅安市)

本案例详细叙述了雅安市宝兴县雪山村重建背景、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启示,对灾后重建发展,特别是高山贫困地区“建设性扶贫”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案例创意较新,有效地将“旅游扶贫”和灾后重建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工作方式方法新,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新路子,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体参与灾后重建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好案例

24

产业强根“造血”为本 跳出脱贫抓脱贫——丹棱县积极探索片区外“插花”贫困稳定脱贫新路径

(眉山市)

“输血”一阵子,“造血”一辈子,只有产业帮扶对路子,才能鼓足群众的钱袋子。“片区外”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帮助“片区外”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是推动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丹棱县按照中央、省、市要求,立足本县特色农业良好基础,统筹规划、全域推进,走出了一条“片外”不“局外”的“插花”贫困稳定脱贫新路径,取得明显成效,对其他“片区外”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25

“三大体系”拔穷根 医疗扶贫筑就幸福梦——资阳市实施医疗扶贫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资阳市)

资阳市严格依法、依政展开医疗扶贫工作,运用科学方式实现医疗脱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时期,就破解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做了有益探索,并走在全国前列,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意义,可激励其他精准扶贫地区通过改善医疗环境实现脱贫,具有很强的可推广、可复制性。该项工作创新地以医疗条件、环境等的改善作为脱贫方法,并通过“背景-做法及成效-启示”严格论证了医疗脱贫机制的运转,并站在政策层面高度概括其理论与实践之启示,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之认可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强化公众的社会参与度,以将该项工作推而广之。

26

“三位一体”构筑地灾防治的铜墙铁壁——地质灾害防治的汶川模式

(阿坝州)

本案例是做好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灾后重建工作的良好范例,地震的伤痛并没有打垮汶川人民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汶川人民发挥集体智慧,在政府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适合汶川的灾害防治模式。通过科学的探索论证,最终选择的防灾治灾模式符合科学规律。不但造福汶川人民,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经济效益以促进幸福生活,该模式值得我国诸多经历过地质灾害或者存在灾害隐患的地区借鉴,有利于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灾害,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价值。

好案例

27

资源变资产 牧区变景区 牧民变股民——康定市俄达门巴村扶贫实践探索

(甘孜州)

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位于甘孜州东部,平均海拔3550,地势多为高原丘陵地形,是典型的高寒藏区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仅1900元。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实践中, 康定市结合实际,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和独特的藏区文化内涵,通过引进龙头企业,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穷人变股民、牧民变市民”的旅游脱贫之路。这一有效做法和成功模式, 受到了省委王东明书记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8

巾帼脱贫  福泽姐妹——甘孜州大力实施“觉姆脱贫行动”

(甘孜州)

寺庙是我省藏区的基本社会单元,僧尼是基本群众,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寺庙和僧尼既是受益者更应是参与者。在甘孜地区,全面落实寺庙僧尼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僧尼在同步小康过程中不掉队,体现出州委、州政府对宗教人士的关爱。把妇女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延伸工作范围,拓展服务对象,把工作做进寺庙,覆盖到特殊的觉姆群体。并且由输血式变为造血式扶贫,这样的做法较基本的扶贫脱贫工作而言更有意义。

29

开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新模式——凉山州“一村一幼”计划纪实

(凉山州)

贫困的代际传递,是阻碍脱贫工作的最大难题。而教育资源的匮乏,却往往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这一矛盾在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且更为显著。凉山州抓住这一“病灶”,以“一村一幼”的药方精准施治,通过发展学前教育的方式,及早介入民族地区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有效推进了民族地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并由此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的通道,实现了“扶贫先扶智”的根本性转变,成为了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成功典范。

30

农民夜校照亮扶贫路——喜德县农民夜校工作纪实

(凉山州)

在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喜德县按照王东明书记关于“农民夜校是新时期加强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必学+选学”“固定+流动”“白天+晚上”“课堂+火塘”“远程+现场”“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实用技术,传播文明新风,培养新型农民,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农民夜校工作是党员教育向群众教育的深化拓展,不仅为脱贫攻坚扫清了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等障碍,也为进一步凝聚人心、巩固基层政权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好案例

31

创新农技推广模式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脱贫攻坚案例

(科技厅)

科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动力,但科技如何以某种规模性的方式介入扶贫,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扶贫难题。四川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引领和扶贫平台建设的方式,以集成化、规模化的途径整合了各种政府和社会科技资源,并将其配置、应用到广大农村,极大地提升了科技扶贫的精准度和高效性,突破了科技扶贫的重大阻碍,创新了科技扶贫新模式,使农村的持续发展有了更加成熟、可靠的保障,是我省精准扶贫众多措施中可推广、可复制的重要经验典型。

32

金融创新助力脱贫攻坚——华西证券助力泸州市成功发行全国首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收益债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头号工程,但资金问题是横在面前的一道坎——易地扶贫搬迁农房建设成本较高,影响搬迁意愿。如何引入资本市场活水,尤其是如何抓住近年来的发债黄金期为易地扶贫搬迁融资,成为各地探索的焦点。由华西公司发行债券投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泸州市为搬迁户建好房,用土地增减挂钩的收益分批偿还本息成为可能。这是国内金融扶贫的一个创举,相对于传统的扶贫资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收益债以直接融资的方式筹集大量、长期的资金,优势明显。

33

共建飞地园区  助推藏区脱贫——成阿工业园探索藏区产业扶贫新模式

(省经信委)

不少民族地区都属于贫困落后地区,帮助这些地区摆脱贫困,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应有之义。怎样帮?成都、阿坝两地党委政府密切合作,用共建飞地园区的方法去助推藏区脱贫,成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